早晨醒来,习惯性地打开手机。第一件事情就是看一下“武汉肺炎”的疫情进展,看着确诊人数一天天增长,从当初的多人增找到现在的人。对普通人来讲,这可能只是一个数字。但对于那些不幸的人来讲,就是一个家庭的灾难。这场疫难,毁掉了无数的幸福。跟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北京第一位死亡的患者,看到他的事迹,忍不住落泪。1月27日,北京市卫健委披露,北京出现首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逝者杨军,50岁。50岁的杨军,曾在上海电气集团任职,之前还是一家公司的执行总裁。人生走到如此高度,足以肯定他是一个优秀和自律的人。年1月8日到12日,他曾到武汉出差,12号晚上返回上海,第二天上午还去公司开了个会。下午接着去郑州出差,两天后从郑州出发前往北京。22日,他在北京被确诊为新冠状病毒阳性,此前的他身体一直很好,积极乐观,喜欢运动。即便是确诊后他依然很有细心,对朋友说,自己一定会慢慢好起来的。意外总是来得太过突然,就在5天后,他的病情快速恶化,呼吸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公司的员工说,就在第五天的时候,他还表示自己在康复中。谁知道当天晚上就接到了他病逝的噩耗。一个小小的病毒,轻而易举的带走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不是天灾,而是人祸。这些无辜的生病,都为某些人的一己私利背了锅。无数的医生护士学者,都为这些人的无知负重前行。我们都知道,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在春节前就亲赴武汉。他一边告诫我们远离武汉,一边自己逆向而行。除了之外,还有更多的医护人员守护着武汉万民,守护者全国的百姓。当“武汉肺炎”确诊过万,李兰娟院士再赴武汉,并做好长期奋战准备。李兰娟院士是谁李兰娟院士,经过这些天抗击疫情的报道,相信大家对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李院士是医院的主任医师,并担任传染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也是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在感染病研究上颇有成就。是中国传染病重点学科的带头人。从事过传染病临床、科研以及教学工作,对传染病的诊治较为擅长。李兰娟的新冠肺炎研究针对这次的新冠形病毒引起的“武汉肺炎”,李兰娟院士早就提出过针对性的建议。也是她提出使用56度的温度可言将新冠病毒灭活,75%的酒精消毒,也可以将其灭活。所以日常使用酒精对家居环境进行消毒,也是预防新冠肺炎较为有效的方式。前几天双黄连遭到疯抢,为此李兰娟院士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研究机构只是通过体外试验发现双黄连对于新冠病毒具有抑制作用。但真正运用到人体中所需的药量和安全性都有待考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家切不可私自服用双黄连。疫情当前,李兰娟再赴武汉2月1日,全国习惯病毒确诊者过万,李兰娟率领自己的团队再赴武汉。为什么说再赴武汉呢?因为73岁的李兰娟院士和80多岁的钟南山院士一样,都不是第一次抵达武汉。疫情面前,他们总是冲在最前面。并且,李兰娟在出发前表示,因情况紧急,我下午就出发,并且做好了长期奋战的准备。与武汉那边的医护人员一起,把患者救回来。至于自己什么时候能够回来,她说自己没有考虑过。当下,李兰娟院士已经亲赴武汉,让我们一起向这位奔赴在最前线的老人致敬。希望李院士保护好自己的同时,能救治更多的病患。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抵抗新冠病毒,我们志在必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yuantifeiyan.com/fyzytfy/11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