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专家徐小华 医院咨询药师张 莉 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宋桂华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儿科主任医师“春季是小儿肺炎高发季”

春季气候多变,细菌、病毒开始活跃,是各种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肺炎是5岁以下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春季发病率最高。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季最多见。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贫血和低出生体重儿等均易发生肺炎。

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张莉介绍,小儿肺炎按感染源可分为肺炎球菌肺炎、病毒性肺炎以及支原体肺炎等,如果孩子的居住环境拥挤、通风差,空气中致病微生物就会增多,幼儿较易感染肺炎,而肺炎可通过飞沫传染,如果家里有久咳或已经感冒的人,也会造成空气污染和疾病传染。另外,宠物身上的毛发及衣物、凉席上的螨虫,也会诱发小儿肺炎。“儿童肺炎认识四误区”

许多家长对小儿肺炎的认识存在误区,最常见的是以下四种:

误区一:宝宝没有发热,就不是肺炎

并不是所有肺炎患儿都会发热,如冬春季的流行性肺炎、衣原体、支原体性肺炎可无发热或低热现象。尤其是新生儿若患有肺炎,有可能会既没有咳嗽也没有体温升高的症状,父母千万不可忽视。

误区二:抗生素静脉输液是最佳的选择

虽然多数肺炎是由细菌引起的,但也有不少肺炎是由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真菌等病原体引起的,或由过敏引起。滥用抗生素类药物,不但达不到治疗效果,还容易引起种种不良反应。

误区三:治疗2天没起色,就换药

其实有些治疗并不是立竿见影的,起效要有一定的时间。原则上,如果病情没有恶化,需配合医生坚持用药3天,再评价疗效,频繁换药不利于疾病控制。

误区四:关窗捂被,担心小儿受凉

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可减少空气中的致病细菌,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杀菌作用,因此应该勤开窗户通风。患儿的衣物被褥不要太厚,过热会使患儿烦躁,导致呼吸急促,加重呼吸困难。“预防小儿肺炎三大法宝”

法宝一:分清感冒和肺炎

小儿肺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也有不发热而咳喘重者。

体温:小儿肺炎大多发热,而且多在38℃以上,并持续2~3天以上不退,如用退热药只能暂时退烧。小儿感冒也发热,但持续时间较短,用退热药效果也较明显。

呼吸:小儿肺炎大多有咳嗽或喘息,且程度较重,常引起呼吸困难。感冒和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或喘息一般较轻,不会引起呼吸困难。呼吸困难表现为憋气、鼻翼扇动、口唇发紫,提示病性严重,切不可拖延。

精神状态:小儿感冒时,一般精神状态较好,还能玩耍。小儿患肺炎时,精神状态不佳,常烦躁、哭闹不安,或昏睡、抽风等。

饮食:小儿感冒,饮食尚正常。但患肺炎时,食欲显著下降,不吃东西,不吃奶,不喝水,常因憋气而哭闹不安。患儿还可出现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睡眠:小儿感冒时,睡眠尚正常。但患肺炎后,多易醒,爱哭闹,甚至惊厥。

声音:肺炎患儿在吸气末期会听到“咕噜”、“咕噜”般的声音,称为细小水泡音,这是肺部发炎的重要体征,小儿感冒一般不会有此种声音。由于小儿的胸壁薄,有时不用听诊器用耳朵听也能听到水泡音,所以家长可在孩子安静时,在其脊柱两侧胸壁仔细倾听。

“很多家长只知道发烧、咳嗽等症状是小儿肺炎的典型表现,殊不知,即使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也可能得肺炎。特别是1岁以内的婴幼儿,免疫力比较低,一开始出现肺炎,并不一定会出现发烧现象,再加上他们的气道反应尚未发育成熟,即使气道有炎症,通常也不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咳嗽反应,有些患儿甚至不咳嗽。”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儿科主任医师宋桂华说,近日她坐诊时就遇到不少不发烧、不咳嗽的肺炎患儿。由于这些患儿没有出现肺炎的典型症状,以至于不少家长误把肺炎当感冒、食积治疗,甚至以为是劳累所致,结果导致病情加重,孩子确诊时,肺炎大都已经比较严重了。

第二法宝:提供合理的营养

对于孩子来说,饮食营养是很重要的。提供合理的饮食,根据年龄给孩子喝适量的奶制品,再配以一些菜水和果汁。多给孩子补水,不宜大量食用含脂肪丰富的食物及辛辣的食品。

可以多吃一些糊状的、营养均衡的食物,如大麦嫩苗制成的博可青汁粉,含有多种儿童需要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增强身体体抗力,防病菌的侵入。并积极治疗佝偻病、小儿贫血、营养不良等疾病,有效防止肺炎的发生。

第三法宝:生活护理

春天天气多变,父母应多







































甲氧沙林溶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yuantifeiyan.com/fyzytfy/2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