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乃至可能接下来一段时间,全国上下被这个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搞得不得安生。一时间,网络上各种各样的言论也此起彼伏。

昨晚自从网络上登出双黄连口服液里金银花等成分有可能“抑制”病毒后,线上线下抢购双黄连口服液简直抢疯了。小明医生的很多亲友,也在询问这个事情。也有很多亲友提到,是否能有药方可以提供,让他们用来预防保健。

那么小明医生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中医并没有“抗病毒”这个说法,病毒、细菌、真菌、支原体之类,是来源于生物学病理学等等的概念。中医并没有针对某个具体疾病或者病原体作出治疗的概念,比如你说用中药“抗过敏”“降血糖”是不符合中医的概念的。中医对疾病的认识,是根据“症状”与“辨证”相结合去描述的。谈中医中药的使用,就要基于中医中药的理论来谈。举例来说,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中医里可以划分到“发热”“咳嗽”“气喘”等等很多不同的病证范围里。

第二,中医治疗的核心,是“辨证论治”。相信过往有看小明医生的文章的朋友会发现,小明医生一直都强调“辨证论治”。中医通过望闻问切,根据每个个体的表现来下诊断,定证,然后再“对证下药”,这就是辨证论治。寒热虚实、表里内外、心肝脾肺肾、气血津液……症状相同,辨证可以完全不同;不同症状,有时病因病机却又殊途同归。治病用药要根据这些不同辨证来使用,同时又要根据中药的升降浮沉寒热温凉等等性质来搭配……所以,不可能有同一种药物或者同一条固定的药方,可以用于所有人。

并且,中医的这个“证”主要是根据患者实时的表现来“辨”的,同时参考患者既往一贯的体质、病史等等,是一个综合的评估过程。所以,不可能有药物和药方,能够“提前治疗”根本还没有出现的病证。

也因此,在这次的疫情面前,使用中医中药治疗,依然必须按照辨证论治,同时考虑到本次群体发病的特点,比如传播快,症状轻重与体质有关等等。

第三,中成药是相对固定药方、剂量、制作方法的中药方剂,所以使用上同样需要辨证论治使用。就举这次的双黄连口服液为例,它是疏风清热解毒为主的方药,针对风热、实热等热性病可能有用。但是患者本身如果不是这个“证”,那抢来吃有什么用呢?如果患者本身不但不热,还有“虚”“寒”“湿”一类的病证,使用这类药物不但不能起治疗作用,甚至还会出现反效果!

其实,不只是面对新冠肺炎,面对其他所有的疾病都一样。中医中药的使用,要基于中医理论,辨证论治,准确用药,才能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第四,正因为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没有任何一条药方或者药物能够治疗所有病,所以也根本不存在什么“独门秘方”“神药”之类的东西。养生保健是多因素综合的作用,疾病的预防也是从平时做起,维持好的体质,而绝不是在什么关键时刻,吃了什么神奇的东西来提高体质的。(关于养生,可以看这篇文章→《聊聊中医药和养生的那些事》)

小明医生郑重提醒各位,接下来不管遇到什么疾病什么药方什么中成药,大家一定记得,辨证使用。自己不懂的,请向专业医师咨询,切勿随意自己使用。祝愿各位都能平安度过这段艰难的时期!

关于中医中药的更多文章:

《春天挖野菜,养生新时尚?》

《这些养生文的坑,你踩过几个?》

《养生茶怎么喝才养生?》

《最近阿胶又火了!它究竟有什么用?》

《厨房里的好药之葱》

《一条方,两味药,沟通水火和阴阳》

《厨房里的好药之紫苏叶与生姜》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yuantifeiyan.com/fyzytfy/8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