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被称为“呼吸系统的死亡季节”,随着季节的转换,呼吸科门诊病人、住院患者都会明显增加。医院呼吸科主任朱蕾指出,秋冬季节高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肺炎等等。

冬季为何呼吸道疾病高发?

专家指出,冬季之所以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一方面是由于温度降低,更主要的原因则是温差变化大。

严格来说,寒冷并不会直接导致呼吸道疾病。但由于天气突然变冷,很多人容易受凉,加上免疫力较差,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就很容易趁虚而入,导致呼吸道感染,进而诱发支气管哮喘、急性支气管炎等等各种呼吸道疾病。

尤其是一些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人,本身气道的防御功能较差,又过于迷信“春捂秋冻”,在温度变化的时节忽视了保暖。着凉时身体的抵抗力大大下降,被病菌病毒入侵后就更容易引起感冒、咳嗽,还会引起扁桃腺炎和肺炎。

命运就像自己的掌纹,虽然弯弯曲曲,却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些高危人群应该注射疫苗

对于呼吸系统疾病,预防流感非常重要。哮喘患者患流感可致哮喘发作,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可因流感使病情恶化;还会导致基础疾病的并发症加重、肺炎和死亡。

朱蕾教授指出,建议身体状况合适的高危人群每年注射流感疫苗。

流感高危人群包括:

孕妇和计划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妇女

儿童(尤其是2岁及以下的婴幼儿)

60岁及以上老年人

心血管疾病(除高血压)患者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患者

患有免疫抑制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

医务人员

住在养老院及残疾人照料机构中的人以及接触高危人群等重点人群。

朱蕾教授指出,建议高危人群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基于两个原因。首先,流感病毒一直在变化,因此流感疫苗的成分需要每年更新。同时,流感疫苗的保护作用通常在6-12个月,因此需要每年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

需要注意的是,注射流感疫苗必须提前,不能等到流感流行期再接种。这是因为流感疫苗是一种抗原蛋白质,在体内产生抗体需要大约1-2周的时间,因此秋季通常是最佳的注射时间。

此外,冬季还是肺炎的高发季节。普通肺炎容易发展为重症,根据调查,肺炎占80岁以上老年人死因的第一位。朱蕾教授指出,预防肺炎可以接种“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肺炎高危人群包括:

60岁以上老年人

婴幼儿

免疫力受损的患者,如癌病患者、艾滋病患者等

长期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心血管病、肺病、肝病、肾病患者

植入了人工耳蜗的人士。

不滥用抗生素,少用肌肉注射

人们往往遇到炎症就要使用抗生素,实际上这是一个治疗误区。专家指出,感染性疾病并非都需要使用抗生素,需要分清是由病毒引起的还是细菌引起的。比如抗生素对于病毒性支气管炎并没有帮助,反而应该及时给予抗病毒治疗。

“抗菌药物的滥用会导致人体产生耐药性,一旦碰到严重的感染,会越来越束手无策;另外,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无疑会加重肝肾负担,产生副作用。所以抗生素的使用要慎用。”朱蕾教授强调,“医院、正规专科,让医生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菌药物。”

而对于肺炎治疗,朱蕾教授强调,能口服药物治疗的不要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的不要静脉注射。“不是严重肺炎的患者完全可以口服药物治疗,这个完全可以做到,我们收治的80%的病人都是口服药物治疗。”朱蕾教授说。

来源于澎湃新闻、北京青年报等

赞赏

长按







































皮肤白癜风如何治疗
北京白癜风皮肤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yuantifeiyan.com/fyzytfy/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