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抗体检测二三事
作者:李琦张何锐,来源检验科 6月26日北京疫情防控发布会上市疾控中心通报了3例核酸检测阴性,血清抗体检测阳性的确诊病例;7月17日河南平顶山市某幼儿园员工IgM抗体检测阳性,但最终排除COVID-19感染。同样是抗体阳性,为什么却有着不同的结局?面对诡谲莫测的新冠病毒,面对层出不穷的感染事件,面对虚虚实实的抗体结果,我们该何去何从,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 (一)种类繁多的抗体检测试剂 目前临床实验室常用于检测IgM、IgG和总抗体(不区分IgM和IgG抗体)的方法主要有3种:酶联免疫法(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和化学发光法(CLIA)。不同检测方法在具体的检测工作中各有利弊。ELISA作为一种高敏感性的免疫学实验,灵敏度较高,载体标准化难度低,但检测速度慢,步骤较为繁琐;GICA是一种较为经典的免疫学定性检测方法,操作方法简单快捷,不需要特殊的检测设备,用于特殊场合的快检,单个标本检测时间在30min以内;CLIA在抗体检测过程中,结果可靠性强且相对定量,适用于大型综合医疗机构大规模检测要求。目前市场上的抗体检测试剂大多以S蛋白、N蛋白或N蛋白和S蛋白融合片段为靶抗原1(二)困难重重的阳性结果判定 以GICA为例,GICA使用肉眼对检测结果进行判定,对“弱阳性”的判读比较困难,如果标本受溶血和黄疸影响易导致检测条带本底颜色过深,也将影响结果的判读;GICA也易受类风湿因子、噬异性抗体等物质的干扰,靶抗原片段在检测过程中可能会与其他病原体发生抗体交叉反应2,这些情况都会造成结果的“假阳性”。王远芳3等人的研究还发现:相比双抗原夹心法检测IgG和总抗体,捕获法更容易受到甘油三酯的影响。(三)抗体检测相对于核酸检测的优势 我们都知道,在机体的免疫应答中,IgM和IgG是一对出现有序,此消彼长的特异性抗体4,相对于检测总抗体,分别检测IgM和IgG并对结果进行联合分析更有优势,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辅助判断疾病的发展进程(如图1所示)。但由于疫情需要、临床应用紧急,-nCoV感染人体后产生血清学特异性抗体的规律及意义还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予以证实5,6。众所周知,一份准确的核酸检测结果需要满足三方面的条件:被感染者的细胞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病毒、采集到含有病毒的细胞、可靠规范的实验室检测7,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可能导致检测结果的假阴性。这也就不难理解文章开头3名患者核酸阴性、抗体阳性而最终被确诊了。与核酸检测不同,不论患者血液中是否存在病毒,抗体测定都可以检测到特异性抗体的存在,从而大大降低因核酸检测而导致的假阴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核酸检测上的缺陷。同时,在面对核酸检测为阴性的疑似患者时,我们可以通过动态监测IgM和IgG的抗体水平来判断有无感染的发生4(如表1所示)。表1:疑似患者IgM和IgG抗体动态变化情况在疫情常态化的今天,我国大部分确诊患者已治愈出院,有报道出现患者核酸复阳的情况。这可能的原因是患者在符合出院标准时相关临床症状已经消失,但体内仍残留极少数量活性差的病毒,现有核酸检测试剂无法检出,当免疫力较低时,残余的病毒在体内继续复制,导致核酸检测结果的阳性。(四)IgM和IgG抗体检测过程中的假阳性问题 在样本的检测过程中,内源性或外源性干扰一直是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拦路虎”,其中类风湿因子导致的干扰一直是抗体检测过程中最常见和最困扰检验人员的问题。除了常规的对怀疑类风湿因子干扰的样本进行样本梯度稀释外,还可以使用尿素解离后重新检测,王强8等多位学者发现,尿素解离虽不能完全消除类风湿因子对结果的干扰,但可能降低其导致的交叉反应对结果带来的影响,有利于提高抗体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利于新冠疫情的情况评估和防控。(五)常规呼吸道病原体 在新冠肺炎检测中的意义 另一个值得我们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yuantifeiyan.com/fyzytfy/9370.html
- 上一篇文章: 林可霉素注射液猪痢疾鸡坏死性肠炎支原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