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3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富赜)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近段时间,医院出现较多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专家预计,11月北京等地可能进入感染高发期。今年,肺炎支原体感染呈现小高峰,由此引发的讨论也频频登上热搜。其中,由“阿奇霉素+布洛芬+愈酚甲麻那敏”组成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网红药方”也在网上热传,引得不少人跟风购买。支原体肺炎和细菌以及病毒引发的肺炎有哪些不同?网络上流行的“网红药方”靠谱吗?如何科学有效地应对支原体感染?支原体是啥?可不可怕?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马艳良介绍,与细菌、病毒一样,支原体是呼吸道感染常见的一种病原体,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支原体是能够在体外普通培养基中生长的最小微生物,比细菌小,没有细胞壁,因此进入人体后需要进入人体细胞才能存活。与细菌相比,支原体致病性较弱、症状轻、起病慢,但持续时间长,可达2~3周。支原体对于人群普遍易感,5~10岁的儿童受感染较多。潜伏期长、症状隐蔽的特点,也使得支原体的传播面更广。对大多数人而言,支原体通常只造成上呼吸道感染,带来轻微嗓子不舒服、咳嗽等症状。如果抵抗力较差,支原体则会侵犯气管、肺,导致肺炎。除此之外,支原体进入人体后,还会破坏呼吸道的上皮细胞,模仿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果支原体对支气管纤毛破坏严重,也可能堵塞气道,造成肺不张、呼吸衰竭、胸腔积液等症状。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症状并不严重,但大多数人对支原体缺乏认识。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支原体是种很小的微生物,在体外培养存在一定难度;另一方面,抗体检测往往存在滞后性,发现抗体阳性时,也许病已经痊愈。支原体肺炎“三件套”靠谱吗?由于呼吸道疾病的症状较为类似,因此首先需要明确病原,如果是病毒类感染,在发病前48小时用药效果最好。如果暂时无法确定病原,医生也会根据症状、影像等进行经验性的治疗。网络上流传着一份关于支原体肺炎的“网红药方”,具体包括抗生素阿奇霉素、退烧药布洛芬、止咳药愈酚甲麻那敏这三件套。马艳良表示,该药方里的有些药的确能有效治疗支原体感染,比如,阿奇霉素是确诊支原体肺炎后用到的药物。但不建议不分症状、不咨询医生就直接使用“网红药方”,自行服用很可能导致过度用药和产生不良反应。比如,发热是身体正常的免疫反应,因此不建议一发烧就使用退烧药,一般要在体温达到38.5℃以上才使用。而止咳药愈酚甲麻那敏,至少包含4种成分,如中枢性镇咳成分、收缩鼻腔的伪麻黄碱、抗过敏的扑尔敏等。这样的药物组合并不适合每一个人。比如,支原体肺炎本身就会影响痰液的排出,如果使用强力的中枢性镇咳药物,可能会加重排痰困难,造成肺不张等并发症。如何科学有效地应对支原体感染?马艳良表示,如果只出现了打喷嚏、流鼻涕、嗓子疼或轻微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可以考虑自行治疗。但如果出现连续发热超过3天,医院查看血常规、拍胸片,排除肺炎或其他感染。自行治疗时,一定要仔细阅读药物使用说明书。有些药物包含多种成分,需要对症下药。如果不发烧尽量不使用带退烧药的复方制剂。如果只是上呼吸道感染,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一方面呼吸道感染不需用药也能痊愈,另一方面如果滥用大环内酯类药物,也会导致支原体产生耐药性,并且随着传染会将耐药性支原体带给其他人。根据预测,11月北京等地可能进入感染高发期。马艳良指出,需要避免过度恐慌,保持平常心。在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的同时最好避免人员聚集。另外,要保持戴口罩、勤洗手的好习惯,也要加强锻炼、合理饮食,健康、规律的生活,有助于提高自身免疫力。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

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yuantifeiyan.com/zytfyks/10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