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凡星精品被遗忘的肺炎
肺炎ID:leo 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在抗生素出现之前,罹患肺炎者大约有1/3的人将难免一死。抗生素的出现曾经使肺炎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近年来,尽管应用强力的抗菌药物和有效的疫苗,肺炎的总死亡率不再降低,甚至有所上升。 1肺炎的分类 1按解 剖分 1.大叶性肺炎(肺泡性)肺炎病原体先在肺泡引起炎症,经肺泡间孔向其他肺泡扩散,致使部分肺段或整个肺段、肺叶发生炎症改变。典型者表现为肺实质炎症,通常并不累及支气管。 2.小叶性肺炎(支气管性)肺炎病原体经支气管入侵,引起细支气管及肺泡的炎症,常继发于其他疾病,如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以及长期卧床的为重患者。 3.间质性肺炎以肺间质为主的炎症,可由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或肺孢子菌等引起。 2按病 因分 如细菌性肺炎、非典型病原体肺炎(如支原体肺炎、军团菌肺炎)、病毒性肺炎、肺真菌病和理化因素所致肺炎(如放射性肺炎、胃酸吸入引起化学性肺炎等)。 3患病 环境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炎,诊断依据是:①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②发热; ③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 ④WBC>10×/L或<4×/L,伴或不伴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⑤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以上①~④项中任何1项加第⑤项,除外非感染性疾病可做出诊断。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是指患者入院48h医院内发生的肺炎,还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卫生保健相关性肺炎。 诊断依据是X线检查出现新的或进展的肺部浸润影加上以下3个临床表现中的2个或以上可以诊断:①发热超过38℃; ②血白细胞增多或减少; ③脓性气道分泌物。 2诊断与鉴别诊断 感冒肺炎: 普通上感症状主要集中在咽喉以上,卡他症状明显,如流涕、鼻塞、咽喉疼痛等,咳嗽较少,偶有咳嗽也以无痰或少痰的干咳为主。较少出现发烧,即使发烧两三天后就会逐渐恢复正常,很少超过五天。 肺炎的咳嗽较厉害,痰较多,甚至有黄痰,持续高烧不退,若无针对性治疗,体温难以下降。 同时注意肺炎与肺结核、肺癌、肺血栓栓塞症等的区别,可通过胸部X射线或者MRI等检查来鉴别。 3治疗 1对症 治疗 体温升高者可适当补液;痰液黏稠者予氨溴索等化痰;咳嗽剧烈但痰量不多者可适当使用镇咳药。 2抗菌 治疗 细菌性肺炎的治疗包括经验性治疗和针对病原体治疗。在未明确病原体及药物敏感性结果之前先经验性用药。 1.社区获得性肺炎(1)青壮年和无基础疾病的CAP患者,常用青霉素类、第一代头孢菌素。由于我国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高,故不单独用该类药物治疗。对耐药肺炎链球菌可用对呼吸道感染有特效的氟喹诺酮类。 (2)老年人、有基础疾病或需要住院的CAP,常用氟喹诺酮类、第二、三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联合大环内酯类。 2.医院获得性肺炎选择可能覆盖病原体的抗菌药物;根据患者的年龄、有无基础疾病、是否有误吸、住普通病房还是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长短和肺炎的严重程度等,选择抗菌药物和给药途径。常用第二、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氟喹诺酮类或碳青霉烯类。 3.重症肺炎首先应选择广谱的强力抗菌药物,并应足量、联合用药。而后根据病原学结果调整抗菌药物。重症CAP常用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或氟喹诺酮类;青霉素过敏者用氨曲南。医院获得性肺炎可用氟喹诺酮类或氨基糖苷类联合抗假单胞菌的β—内酰胺类、广谱青霉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的任何一种,必要时可联合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或利奈唑胺。 4预防 ①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②减少危险因素,如吸烟、酗酒 ③大于65岁者可接种流感疫苗或者肺炎疫苗 核糖霉素是天然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肺炎杆菌等所致的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对于细菌性的肺炎,可用核糖霉素与广谱青霉素、三代头孢、碳青霉烯类等联合用药来治疗。 5案例分享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yuantifeiyan.com/zytfyyy/1300.html
- 上一篇文章: 儿童重症肺炎的病原学特点及治疗进展
- 下一篇文章: 宝宝长时间咳嗽会导致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