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至年1月22日24时,中国官方公告,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例,疑似病例例,分布于全国25个省/市。

冠状病毒平时非常常见,大家也许有所不知,普通感冒的致病病原体当中,有20%为冠状病毒。然而,在年、年以及年,这个向来低调的家族,分别培养出三个世界级大明星。图:-SARS-Cov,-MERS-Cov,年--nCov究竟-nCov与前面两位前辈之间有何不同呢?为何又与普通冠状病毒不同呢?根据基因型以及血清型特性,冠状病毒分为四个属,分别是α、β、γ、δ。-nCov的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其与SARS-Cov、MERS-Cov一样,均属于β基因型。在基因序列上,-nCov与前两者分别有约70%和40%的相似性。既然它们都是冠状病毒,而且都是如此出色,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它们来自于同一家经纪公司。最新研究表明,它们在进化上有共同的祖先,考虑均来源于蝙蝠,并经由不同的中间宿主传染给人类。图:蝙蝠-果子狸/单峰骆驼/X-SARS-Cov、MERS-Cov及-nCov冠状病毒侵入人体,需要将自身表面的重要结构蛋白——S-蛋白,与人体细胞上的受体结合才行,否则只能分道扬镳。前期研究发现,SARS-Cov、MERS-Cov的S-蛋白分别与人体的ACE2蛋白、DPP4蛋白结合,进而侵入人体的呼吸道上皮细胞。-nCov的S-蛋白与MERS-Cov的S-蛋白差异性较大,却与SARS-Cov的S-蛋白相似,因此推断-nCov并非与DPP4蛋白结合,而是与ACE2蛋白结合。那究竟为什么-nCov感染人体后表现的是呼吸道病变呢?既然前面说到了病毒入侵需要与人体细胞ACE2受体结合,那么当然与ACE2在人体中的表达不同有关。其实,ACE2分布在人体多个组织中,包括有肺泡上皮细胞、肠道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等。肺泡上皮细胞高表达ACE2,是导致咳嗽、肺炎等症状的一个重要因素。

-nCov与SARS-Cov有不少相似之处,因此我们可以借鉴以往的疾病防控经验。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感冒、流感有什么区别?

在特殊时期,难免还会有不少朋友内心紧张,“我好像生病了,会不会是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实际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和普通感冒、流感的临床是有明显区别的。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nCoV),从临床表现来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最主要是表现是发热,可合并干咳、乏力、呼吸不畅等症状,流涕、咳痰等其他症状少见。

另外,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约半数患者多在3~5天后出现胸闷、呼吸困难。

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现凝血功能障碍。

普通感冒?

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病原体引起,出现打喷嚏、鼻塞、流涕,症状较轻,一般没有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

流感?

病原体为流感病毒。症状为高热、咳嗽、咽痛,同时伴有头痛、全身酸痛,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症状较轻。流感也可引起肺炎,但是并不常见。

怎样会被列为疑似?如何确诊?如今是感冒、流感的高发期,务必谨慎判断自己的状况。对于呼吸道传染病的疫情,疑似的标准通常是:①符合典型症状;②近期有接触史。因此,除了出现前面所说的典型症状外,还必须注意:是否有去过武汉或者家里有人从武汉来的。在这个前提下,如果出现发烧、乏力、干咳甚至呼吸困难,必须高度警惕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必要时做核酸检测。参考其他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潜伏期、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相关信息和当前防控实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潜伏期在5~12天,我国内地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14天。疑似病例的判断和确诊标准

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中对“疑似病例”的判定:

发病前2周内有武汉市旅行史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有聚集性发病;患者发热的同时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可判断为疑似病例。《方案》中对“诊断标准”的描述是:在符合疑似病例标准的基础上,痰液、咽拭子、下呼吸道分泌物等标本行实时荧光RT-PCR检测-nCoV核酸阳性,就可确诊。

此时此刻,无数患者与医护人员,正在用尽全力与新病毒抗争。这是一场全民与病毒的战争,需要每个人都了解病毒、做好防护、积极配合。愿每个投身战场的勇者,都能平安健康归来。

指导专家

林炳亮主任医师、博导

中山大学附属三院感染科副主任,传染病防控专家。

广东省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性疾病防控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委员。

莫志硕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三院感染科主治医师

主要从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衰竭的诊治,研究方向为病毒性肝炎、肝衰竭以及肠道微生态。参与“十二五”、“十三五”及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及中文论著5篇。目前负责中山三院珠峰项目的患者管理工作,并从事医学科普宣教工作。

供稿:莫志硕、林炳亮(感染科)

绘图:周韵(感染科)

编辑:叶张翔

初审:甄晓洲

审核:周晋安

审核发布:丘国新戎利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yuantifeiyan.com/zytfyyy/7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