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势汹汹的支原体混合感染如何应对
北京市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www.t52mall.com/导读近期,全国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整体上升,而且目前肺炎支原体感染高发,流感、腺病毒、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的病人不在少数。医院现场情况如何?采取了哪些措施应对?多种呼吸道传染病共同流行应该如何处理?儿科门诊高负荷运转儿研所急诊分诊台前/记者拍摄11月1日下午4点多,首都儿医院感染科门诊外熙熙攘攘,患儿家长们有的神情凝重,有的满脸焦急。市民孟女士医院就诊,从上午9点多一直等到下午4点,依然还在排队。孟女士表示,自己带着孩子上午9医院,但直到下午4点多,前面还有10多个患者等待就诊。“反正早上挂号,基本上就是下午差不多能看上。”来医院就诊人数确实比较多,孟女士也表示理解。她告诉记者,医院实行先化验再诊疗。可以先在报到台开化验单,化验后拿着结果直接去看医生,这样能减少一定的时间。孟女士看看手机显示的时间,无奈地笑笑:“我是请假过来的,还得处理工作的事儿,还着急,还得回公司上班。”第二输液留观区/记者拍摄输液留观室里几乎坐满了人。室内闷热,不少家长拿着化验单给孩子打扇。留观室外的走廊里也有许多正在输液的患儿。陪同的家长们把自带的挂钩粘在墙上用来挂吊瓶。市民刘女士的女儿今年3岁半,几天前高烧不退,化验显示是支原体合并病毒感染,医院输了三天液。刘女士说,这已经是孩子今年第二次肺炎支原体感染了。10月第一次感染时,主要症状是咳嗽、流鼻涕,类似于普通感冒,后来越来越严重,医院查出是支原体感染。而这次可能是因为病毒的原因,孩子一开始就开始高烧。“昨天下午5点半来的,晚上10点半才输完液离开,因为人实在是太多了!”刘女士说。豆豆在奶奶的陪同下输液/记者拍摄11月1日晚上7点多,室外已经是一片夜色,而首都医科医院的门诊楼依然灯火通明。二层输液区里挤满了患儿和家长。7岁的豆豆在奶奶的陪同下,正在三楼大厅的拐角处输液。10天前,豆豆因高烧医院就诊,最终确诊为支原体肺炎感染。这些天里,奶奶带着豆豆每天中午12医院,晚上8点多输完液回家。护腰、马扎、小推车成了豆豆奶奶的标配。豆医院就诊的时候是当天下午2点多,当时挂了多号,但看完医生之后就到了晚上8点多,在输液那里还需要再排号,输上液就到了晚上10点,等输完液就夜里12点了。“我们排不上住院,人太多了,没有地儿。我们都是自己带个粘钩往那儿一粘,再带个凳子。我这腰本身就不好,所以我就坐在这儿戴个护腰。”豆豆奶奶说。医院不断医院儿科门诊/记者拍摄傍晚5点多,首都医科医院的儿科门诊人流不断。医生们一直处于高负荷的工作当中。9月上旬以来,随着支原体肺炎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的迅速传播,医院西城和通州两个院区平均每天的门诊和急诊量达到人次,是去年的2.25倍。首都医科医院门诊部副主任郭欣说,两个院区本周一的门诊和急诊量已经达到了最高峰人次,80%到90%都是呼吸道感染的疾病,已经突破了近10年的历史纪录。“9月底的时候其实就基本上达到了多人次,往年一般这个高峰是从11月的中旬开始才有逐步的增长。其实儿科的呼吸道感染在每年冬天都是一个高发的状态,今年比往年高发提前了,可能持续的时间稍微长一些。”郭欣说。医院采取多项措施提升接诊能力/医院采取了多项措施提升儿科的接诊能力。郭欣介绍,目前,医院动员老专家回来出周末的门诊,并调动了导医、保安来支援儿科门诊,增加了一些输液椅来缓解压力。药学部也充分做足了保障,保证各种药物配备齐全。今年支原体感染来势汹汹输液区的患儿和家长/记者拍摄为什么今年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如此来势汹汹?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肺炎支原体感染存在流行的大小年,在新冠疫情之前,一般每隔三到七年出现一次病例高峰。再加上过去三年市民们防护较好,目前抗体水平普遍偏低。李侗曾分析,过去新冠三年,因为戴口罩、勤洗手,减少了人员聚集,各种病原体的感染都相对较少,经过这三年之后,形成了一大批易感人群。“另外,小朋友们长大了,他们没有感染过,可能就是一个免疫空白,确实发病率有所增加。”混合感染病人多发/记者拍摄冬春季节是各种病原体的流行高峰期。除了肺炎支原体感染之外,目前,腺病毒、流感、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的病人不在少数。李侗曾说,目前支原体感染在发热门诊和呼吸科门诊中能占到20%到30%,排在第一位。但是其他的比如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等,可能各自能占了百分之十几。“比如说一个病人感染了一个病原体,去医院就诊,在那儿接触了其他的感染者,可能有一个交叉感染。确实现在的一个特点就是,多种病原体同时处于一个流行散发的状态。”混合感染如何应对?肺炎支原体/源自网络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高热不退、剧烈咳嗽是支原体肺炎感染的典型症状,学龄儿童比较多见。腺病毒是双链线性DNA病毒,高热、精神不振等是感染腺病毒的主要症状。流感的主要症状是突发的高热、咽痛、四肢酸痛等等。首都医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魏田力介绍,过去,支原体感染的高发年龄是5岁到15岁,目前会有一些低龄的孩子也同样发病。“今年可能支原体的病原有一些基因的变异,对阿奇霉素有一定抗药性,相对来说症状就偏重。”腺病毒年龄段可能偏小一些,6个月到2岁是高发感染的年龄,孩子精神会不好,出现高热的症状,肺部的呼吸会减低。魏田力表示,在做流感的筛查的时候,发现大部分患流感孩子都有流行病学史。支原体肺炎混合乙流感染/源自网络当孩子出现了混合感染,通常病情会相对较重,病程也会延长。魏田力表示,今年的一部分支原体感染出现了重症肺炎的表现,另外本身腺病毒的症状比较重,病程也偏长,大约有2到3周。“如果支原体感染合并腺病毒的感染,病程长的话,将来可能会导致肺内的一些并发症,比如说发展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对患者的肺功能会达到一个永久性的损伤。”魏田力接诊患儿/记者拍摄肺炎支原体和腺病毒感染后,主要是对症治疗。如果孩子持续高热不退,精神状态不好,医院就诊。确诊甲流要及时服用奥司他韦。魏田力介绍,肺炎支原体感染是自限性疾病,早期口服阿奇霉素,对症口服止咳药物,如果有发热,可对症退热,并休息居家观察。如果孩子出现持续高热,咳嗽加重,精神状态不好,喷射性呕吐,皮疹等病情变化要及时就诊。腺病毒需要镇咳、平喘、改善微循环等等这些对症治疗。甲流是有特效药的,大部分孩子吃上奥斯他韦之后,一般1到2天体温就能降下来。网传的支原体肺炎三件套/源自网络对于网传的支原体肺炎三件套“阿奇霉素、布洛芬和愈酚甲麻那敏”,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这些药物有一定的作用,但家长们不能盲目照搬。需要根据孩子病情发展的阶段,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地选择用药。阿奇霉素是抗生素,它是一个处方药,因此不能盲目使用,要在确诊之后根据医生的意见选择。另外,在支原体感染当中,一部分人是上呼吸道感染,可以自愈,并不是都需要抗菌素。“一般是有肺炎,或者是医生判断有发生肺炎风险的情况才需要用阿奇霉素。考虑到阿奇霉素的耐药率是比较高的,8岁以上的大龄的儿童选择四环素类的药效果会更好。”另外,一般认为6岁以下的儿童使用复方止咳化痰药会有一定的副作用风险。因此要根据孩子的咳嗽情况。“如果干咳可以用一些镇咳的药物,如果是咳嗽有痰,要首先用化痰的药物。”李侗曾说。提高免疫力是关键接种流感疫苗/源自网络面对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提升自身的免疫力是关键,除此之外,也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首都医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魏田力提示,在以上提到疾病当中,只有流感是有疫苗的,市民朋友要积极接种流感疫苗。另外还是要提高自身免疫力,多运动,增加肺活量,少去室内的人员密集的地方。如果不可避免要去建议戴上口罩,减少感染的机会。“饮食上要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回家换衣服、洗手、洗脸是必须的。”魏田力说。提高自身免疫力/源自网络总而言之,面对肺炎支原体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感染,家长不用过度焦虑。对孩子来说,每一次疾病也是“升级打怪”的过程。需要做的是日常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充足睡眠、适度锻炼、均衡饮食,帮助孩子建立更强的免疫力,共同抵御疾病的侵袭。记者王楠来源:北京交通广播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yuantifeiyan.com/zzytfy/11053.html
- 上一篇文章: 杭州7岁男孩咳嗽3周,一查肺部白了一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