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舱人员会传染吗有没有后遗症专家解答
为了应对严峻的疫情形势 广州医院 用于收治新冠肺炎感染者 最近 DV君也收到不少粉丝 关于方舱的留言 “哪些人会进方舱?” “方舱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怎样才能出方舱?” “出舱人员会复阳吗?” 今天 DV君整理了一份 有关方舱的最新资讯 带你一文读懂 一图读懂“三进三出”医院、医院、集中隔离点 以上三个场所 市民朋友们应该经常听到 但可能不太明白它们有什么区别 也许还会有这些疑问 “假如感染了 应该去医院、医院 还是集中隔离点?” “满足哪些条件可以离开?” ↓一图读懂↓ (点击下图可放大查看) 出舱人员相关问答“出舱人员还有传染性吗?” “会复阳吗?” “会有后遗症吗?” 围绕市民群众关心的问题 医院感染科教授 广州市黄埔医院总领队崇雨田 进行了解答 问出舱人员还有传染性吗?答新冠感染者的传染性大小,可以根据核酸检测Ct值的高低来判断。 新冠病毒的核酸分子量很小,需要经过将其不断地复制,才能达到仪器可以检测到的量;所谓Ct值,其完整名称为CycleThresholdValue,中文翻译为循环数阈值,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核酸的复制次数。Ct值越低,代表病毒的核酸经历更少的复制次数就能被仪器检测到,说明病毒浓度越高,传染性也就越大;反之,Ct值越高,则表示病毒浓度越低,传染性越小。 依照目前规定,出舱人员需在方舱内隔离满7天、没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并完成两次间隔24小时以上的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或Ct值大于35,才会被安排出舱。大量的证据表明,这样的康复者已基本不具备传染性。 问出舱人员会复阳吗?答要谈论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何谓复阳。 新版诊疗方案以Ct值大于或等于35作为出院、出舱的要求之一,但在社区核酸筛查时,为了避免漏掉社会面上的新冠感染者,会将Ct值标准提高到40。这就带来一个特殊的区间,即Ct值大于等于35而小于40的人,尤其是出院、出舱的康复者,他们在一段时间内可能在社区筛查中被检出阳性,这就是很多市民群众所理解的“复阳”。 实际上,这样的人群基本不具备传染性。为了减少社区核酸筛查的误报,广州的相关规定要求出院、出舱人员在居家健康检测的第4天、第7天接受上门“单采单检”,且在3个月内不参与社区核酸筛查。 问有没有出院后Ct值又再小于35的复阳病例?答有,而且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但实际上复阳人员大多是“核酸阳性”而非“病毒阳性”,其体内残留的是一些病毒核酸片段;从流行病学角度看,只有携带活病毒的感染者才能构成潜在的传播风险。 这个话题在医学界得到很多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yuantifeiyan.com/zzytfy/11559.html
- 上一篇文章: 分享一下自己宝宝支气管肺炎过程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