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科门诊10多年了,看过的孩子太多太多,在看诊小儿的问题上,我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就是咋简单咋来,不让孩子多受罪!能食疗、推拿就不用药,能外用就不口服,能吃药就不输液、打针。因为儿童这个群体很特殊,儿科经常又被戏称为“哑”科,这个确实,孩子不像大人,能直接说出自己的具体情况以及问题所在,给孩子看病,讲究的就是辨证准确,方案简单。让孩子好接受,能坚持。这些年,我总结了很多简单实用的中医效方。而这张方子,我最近用的极为顺手,它药食同源,老少皆宜,正适宜近期高发的肺脾气虚型过敏性鼻炎。这个方子就是四神汤源于宋朝,是中医著名的健脾食方,其中“四神”是茯苓、淮山、莲子、芡实。茯苓性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用药心法》中提到:“茯苓,淡能利窍,甘以助阳,除湿之圣药也。味甘平补阳,益脾逐水,生津导气”。具有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的功效。用茯苓,可以祛湿,同时还能兼顾调和脾胃、强健脾胃,能够帮助孩子让脾土健运起来。茯苓放在一个方子中还可以成为调和药。缓和而行,通而不破。茯苓可解决在鼻腔,咽喉,气管内的分泌物,核心就在于助脾健运,推动水液的排出。这样解决鼻腔分泌物,比那些局部用药的好太多了。淮山药可被当作蔬菜烹饪或晒干后作为中药材《本草纲目》中记载其功效为:“健补益,滋精固肾、治诸百病,疗五劳七伤。”怀山药入脾肺肾精,具有益肺健脾固肾,平补三脏,补正气,身体正气充足,提高自身抵抗力,慢慢调动自身的修复能力,帮助身体各项机能恢复。芡实甘补涩敛,平而不偏,入脾、肾经,药力平和能补脾兼祛湿,益肾兼固精,有补而不腻、涩而不留湿之长,主治脾虚久泻及肾虚下元不固诸证。莲子具有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之功效方解如下:山药:补脾胃之气,在形、气、神中更偏补形茯苓:改善脾胃之气的运化芡实、莲子:在补中焦的同时而能固精,使精气不外泄,能为人体所用以上四味药皆入中焦脾胃,透过调理后天之本,使气血生化有源。全方不偏不倚,不寒不热,是平时养生之佳品。什么道理呢?清代名医黄元御称其“固本培元”,固本就是固护脾胃,中医说脾为后天之本,脾胃健康了,肺系的问题像鼻炎啊,腺样体肥大就都不会有;同时脾主全身运化,脾胃强健,运化有力,便秘和积食自然就改善。四神汤为药食同源方,重在脾胃保健。值得注意的是,不可随便服用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我们来说个医案:这个孩子是支原体肺炎感染控制住以后,因为鼻子的症状一直“不干净”找到我。主要症状为白天不流鼻涕但鼻音重,晚上不停吸鼻子睡不好,张嘴睡口水多,呼吸音重,平时总扁桃体发炎,爱感冒,一问还容易积食、便秘。刻诊:鼻涕倒流,鼻甲肿大鼻塞,舌苔黄腻,鼻梁横纹,入睡困难,趴睡,排便困难。诊断:典型的肺脾气虚型鼻炎,脾胃弱,积食,便秘。治疗:内调用药:茯苓、淮山药、芡实、莲子、山药、细辛、鸡内金、焦山楂外敷方案:外用穴位贴7天后复诊,孩子鼻涕倒流大量减少,鼻甲明显消肿,舌苔改善。内调用药继续使用2个周期,鼻子症状全部消失,睡眠排便都明显改善。前两天妈妈还给我发消息,说孩子调理后一个多月都没感冒,直呼老祖宗留下的都是“精华”!我写下这些,就是想告诉大家,中医尤其在鼻炎、腺样体调理,效果很好,且用药方面是需要确保安全的。作为一个中医大夫,我还是建议孩子们不采用手术方式,中医治疗也有很好的效果。这每一格中药,虽然体积并不庞大,但对于治疗流鼻涕、打喷嚏、鼻痒鼻塞、张口呼吸、睡眠打呼、积食、脾胃差以及便秘等问题具有不错的反馈。吃不了苦药的孩子,我会适当的加一些甜叶菊,不影响药的效果,口感方面还会好一些,让孩子轻松喝下去。如果你或者你的孩子正在遭受以上问题的困恼,我建议你不要再观望了,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不要让这些本来的小问题成为大问题。世人如今对中医议论纷纷,我始终坚信,世上不乏和我一样为患者着想的同仁们,不开贵药,只开对药,能帮一位患者解决病痛,就是结一份善缘。我是中医儿科李欣主任,专攻小儿脾胃、常见病10余年,如果孩子有鼻炎、腺样体肥大,吃不好,睡不踏实,脾虚,爱积食,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需要指导辨证或文章中食疗方具体用量,都可以和我说说,让我给你一些正确的建议和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yuantifeiyan.com/zzytfy/11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