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g详细解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http://m.39.net/pf/a_6706972.html本应该是红红火火过春节的日子,我们的神经却被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绷着。截至1月25日24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收到30个省(区、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例,现有重症病例例。累计死亡病例56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49例。现有疑似病例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人,现有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香港特别行政区5例,澳门特别行政区2例,台湾地区3例。累计收到国外通报确诊病例:泰国4例,日本2例,韩国2例,美国2例,越南2例,新加坡3例,马来西亚3例,尼泊尔1例,法国3例,澳大利亚1例。本次疫情绝不容小觑。蒲公英医学情报总局在医学专业人员、相关医药专家的指导下,讲讲大家都应该了解的20个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知识吧。 什么是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RNA病毒,因该病毒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 到目前为止发现,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椎动物,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 到目前为止,已知的人类冠状病毒共有七型,即:普通冠状病毒E、OC43、NL63、HKU1;SARS冠状病毒(SARS-CoV);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新型冠状病毒(-nCoV)。 此次疫情中的新型冠状病毒,就是新型冠状病毒(-nCoV),它是一种先前尚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特点是什么?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最长12天,最初的感染源仍不明确,存在人际间传播。可经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传播等。疾病可防可控可治。 病例最早发生在武汉市,其他国家和地区报告的病例发病前均有武汉市的旅行史或居住史。患者年龄集中在40~60岁。少数病例为家庭聚集性发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有什么表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临床表现为: 发热、乏力、干咳,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时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就医后经过实验室检查:可能会出现D-二聚体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胸部影像学检查可出现多发性小斑片影、磨玻璃影、浸润影,甚至肺实变。哪些情况需要隔离观察? 有过旅游史或接触史: 发病期前两周内有武汉市旅游史;或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有聚集性发病者。有相应表现: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表现。去医院就诊后,发现:X线胸片显示早期呈现多发性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会出现肺实变。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确诊病例的特点是什么? 在疑似病例基础上,采集痰液、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进行病毒全基因组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如何判断重症病例? 在确诊病例基础上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即为重症病例: 呼吸困难: 呼吸频率增快(≥30次/分),呼吸困难,口唇发绀;或动脉血氧分压/吸氧浓度≤mmHg。 肺部影像学显示: 多叶病变或48小时内病灶进展>50%。 评分高: qSOFA评分(快速序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估)≥2分。 CURB-65评分≥1分。 合并症: 合并气胸。 其他: 需住院治疗的其他临床情况。 危重病例有什么表现? 危重病例约占15%,多为老年人、有基础病者及肥胖者。 临床表现在发热、乏力、干咳、呼吸困难等症状基础上,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并可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实验室检查D-二聚体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 胸部影像学检查可出现肺实变。 需要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鉴别的疾病有哪些? 主要与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人偏肺病毒、SARS、MERS病毒等其他已知病毒性肺炎鉴别,与肺炎支原体、衣原体肺炎及细菌性肺炎等鉴别。 还需与非感染性疾病,如血管炎、皮肌炎、机化性肺炎等鉴别。 对抗新型冠状病毒,有疫苗和特效疗法吗? 目前尚无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和有效抗病毒药物。应在具备有效隔离医院隔离治疗,危重病例应尽早到ICU治疗。如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加强支持治疗,保证充分热量。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指氧饱和度等。根据病情监测血常规、尿常规、C反应蛋白、生化指标、凝血功能,必要时行动脉血气分析,复查胸部影像学。抗病毒治疗:目前尚无有效抗病毒药物。可试用α-干扰素雾化吸入、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抗菌药物治疗:有继发细菌感染证据时,及时应用抗菌药物。其他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酌情短期内(3~5天)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辅以中医中药治疗。哪些人属于密切接触者? 与病例(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者:1.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有其他密切接触的人员;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务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3.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陪护人员;4.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5.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密切接触者为什么要医学观察14天? 目前对密切接触者采取较为严格的医学观察等预防性公共卫生措施十分必要,这是一种对公众健康安全负责的态度,也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参考其他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潜伏期、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相关信息和当前防控实际,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14天,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医学观察。疾控部门通知你是密切接触者该怎么办? 按照要求进行居家医学观察,不要惊慌,不要上班,不要随便外出,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定期接受社区医生的随访。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异常临床情况,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在其指导下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等。如何降低感染冠状病毒的风险? 洗手:用肥皂和流动的清水或含有酒精的洗手液洗手。饮食:将肉和蛋类彻底煮熟再食用。防护: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屈肘遮住口鼻。避免与任何有感冒或类似流感症状的人密切接触。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动物或养殖动物。如何注意饮食卫生? 生熟分开: 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 洗手: 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 彻底烹饪: 即使是在发生疫情的地区,如果肉食在食品制备过程中予以彻底烹饪和妥善处理,也可安全食用。 怎么正确洗手? 需要洗手的情况: 打喷嚏后;在照护病人时;在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饭前便后;手脏时;在处理动物或动物排泄物后。洗手方法:洗手时,要注意用流动的水和使用肥皂(皂液)洗手,揉搓的时间不少于15秒。揉搓步骤简单归纳为七字口诀:“内、外、夹、弓、大、立、腕”。内:掌心对掌心,相互揉搓。外:掌心对手背,两手交叉互搓。夹:掌心对掌心,十指交叉揉搓。弓:十指弯曲紧扣,转动揉搓。大:拇指握在掌心,转动揉搓。立:指尖在掌心揉搓。腕:清洁手腕。 更详细的洗手方式,戳?如何正确洗手?怎么正确戴口罩? 佩戴方法: 分清楚口罩的内外、上下,浅色面为内,应该贴着嘴鼻,深色面朝外;金属条(鼻夹)一端是口罩的上方。 一次性医用口罩佩戴时,要将折面完全展开,将嘴、鼻、下颌完全包住,然后压紧鼻夹,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尽量减少缝隙。 佩戴注意: 戴口罩前应洗手,或者在戴口罩过程中避免手接触到口罩内侧面,减少口罩被污染的可能。 口罩要定期更换、不可戴反,更不能两面轮流戴。 疑似病人如何避免感染他人? 疑似病人应居家隔离;不与家人共用生活用品;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袖口或屈肘将口鼻完全遮住;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咳嗽或打喷嚏后,用肥皂和清水或含酒精洗手液清洗双手。更多疾病解读、新闻报道,蒲公英医学情报总局会持续跟进。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yuantifeiyan.com/zzytfy/5671.html
- 上一篇文章: 不是细菌也是不病毒感染ldquo
- 下一篇文章: 不要恐慌切莫轻视预防新型肺炎家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