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一咳一个月易传染,老反复支原体感染别当肺炎治科学
前一阵,科大大写了一篇宝宝咳嗽的文章,不少宝爸妈纷纷留言,想了解支原体感染。 的确,在临床诊断中,“支原体感染”可谓是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甚至有一种趋势,叫: “不能明确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的呼吸道炎症,那就用支原体感染来解释吧!” 所以,也难怪宝爸妈摸不着头脑: 支原体?是细菌还是病毒? 肺炎支原体感染,意味着肺炎吗? 为什么娃经常支原体感染,咋护理咋预防呢? 贴心如科大大,今天就特意给大家讲讲“支原体感染”这件事! 支原体感染?何方神圣 支原体,简单来说就是微生物的一个家族——就像宝爸妈比较熟悉的细菌家族、病毒家族等一样。 而支原体家族中,存在感最强的致病成员,就是肺炎支原体了!它的“罪状”,简要概括有3点: ①易传染,可通过飞沫传播; ②任何年龄的儿童都可感染; ③可反复感染,不是得了一次就终身免疫。 根据临床经验,最容易中招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当属密闭环境中,考试前课业压力大、睡眠不足、免疫功能下降的学龄期儿童。 如今正值炎夏,在各种辅导班、早教班等密闭空调环境下学习的宝宝们,尤其要提高警惕。 当宝宝出现不适、低烧、顽固性咳嗽等症状,宝爸妈就要留意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可能。 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 不过,宝爸妈们也不用过度紧张。肺炎支原体中——“肺炎”这两个字是它名字的一部分,就像有的苹果叫“红富士”,“红”是名字的一部分一样。 所以,“肺炎支原体感染”并不等于得肺炎。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仅有3%-10%的患者会发展为肺炎。 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有一个特点,那就是: 早期往往听诊没有异常发现,常要在胸片帮助下才能确定肺炎。 所以,很多时候,在疾病早期有经验的医生,会通过孩子的临床表现来推测出支原体感染,选用相应的药物。 有时,也会通过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来协助判断——需在疾病5-7天甚至10天后才能检测出来。 所以,如果宝宝发热时间长,早期治疗效果不理想,支原体抗体的检查就极有帮助。 宝爸妈能做的,是在发现宝宝发热时间长,精神食欲明显受到影响的时候,及时就医,并尽可能准确地告知医生宝宝病况。 很多宝爸妈问: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意味着支原体感染吗? 这个需根据医生检测的具体结果及孩子的症状表现去分析。 一般而言,起病5到7天以后,支原体抗体阳性,尤其是滴度逐渐升高,意味着存在支原体感染。 疾病早期就检测出阳性,可能是前段时间感染了支原体,抗体还存在体内,和这次疾病无关。也可能与本次感染有关,抗体出现较早——这种情况较复杂,需专业医生判断分析。 治疗首选:阿奇霉素、红霉素 宝宝肺炎支原体感染,首选的药物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红霉素。 不同的感染,疗程也有区别。以阿奇霉素为例,如果是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一般选择3天的疗程。 但如果考虑是肺炎,就要用到5天的疗程或更长。 注意:这类药物比较常引起消化道反应,比如腹痛、恶心等,所以餐后服用会比较好。 另外,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肺炎支原体对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大大提高。 如果首选的药物效果不理想,还有一些可选择的二线药物。具体就需要交给专业医生去判断啦! 宝宝出现这种情况考虑重症肺炎: 肺炎支原体肺炎情况较重,发热时间长达10天,甚至2周。 肺部炎症分布较广,还可能会出现呼吸以外其他系统的损伤。 护理预防,2步走! 宝宝支原体感染,爸妈最关心的,应该就是如何正确护理了! 但,宝爸妈要做好心理准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咳嗽持续时间会比较长,往往是疾病好转了,但是间断的咳嗽一直好不利索,有的甚至长达1个月。 如果肺里面的炎症吸收良好,也不要太过紧张,并不是“落下病根”了。 如何正确护理,科大大教你4步走! ①帮助宝宝合理应用退热药; 注意:脱水症、肾脏功能不全的宝宝,以上两种退热药均不适用。脱水症的宝宝,要先纠正脱水,再考虑退热药的应用。 肝肾功能不全的宝宝,需根据病情轻重,遵医嘱用药。 ②饮食清淡一些,适当增加液体(水、粥、汤等)摄入量; ③让宝宝充分休息; ④支原体感染前期以干咳为主,后期痰液会多一点。可以帮宝宝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咳嗽不严重影响睡眠,不建议用镇咳药物。 科大大在前文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3宗罪”里说过: 宝宝处于密闭环境,免疫功能下降,是造成支原体传播及感染的主要因素,而且,可以反复感染。 目前还没有支原体的疫苗。所以,预防支原体感染,主要有3点: 注意环境通风,让宝宝拥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饮食均衡,增加户外锻炼,增强体质; 如果家人有咽痛、咳嗽等症状,要注意与宝宝保持距离,减少传染机会。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yuantifeiyan.com/zytfyks/10041.html
- 上一篇文章: 孩子是否得了支原体肺炎,看他是否长期咳嗽来临前有哪些特征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