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一理让人头晕的肺炎疫苗
关于肺炎球菌疫苗,你还有哪些不了解的? 作者丨yongjie 来源丨医学界呼吸频道 问题1:哪些群体应该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答:常规建议小于2岁的婴幼儿以及65岁以上的成年人接种,但存在以下特殊情况:2-64岁的群体,存在镰状细胞病、HIV感染、慢性心肺疾病、吸烟史、慢性肾病、人工耳蜗移植、脑脊液鼻漏、哮喘、糖尿病、肿瘤、脾切除或脾功能不全其中任一疾病,也应当接种。 问题2:哪些群体禁止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答:对疫苗(疫苗中任何化学物质)过敏者、患有感冒者、孕妇禁止接种。 问题3:应该接种哪种疫苗? 答:疫苗种类与适用人群的对应关系如下, 2岁以下→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13) 2-64岁,存在问题1中的基础疾病但无吸烟史→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13),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SV23) 2-64岁,有吸烟史→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SV23) 65岁以上→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13),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SV23) 问题4:有无副作用? 答:任何药品均存在副作用,以下的副作用出现后一般2-3天可自行缓解; 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13):接种部位发红、局部肿胀、有压痛、嗜睡、纳差、低热、心悸、易怒,如果是和流感疫苗一起接种,则更有可能出现发热 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SV23):总体上出现副作用的几率低于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13),但也会出现接种部位发红、有压痛、低热。 问题5:只针对成年人的肺炎球菌疫苗仍有待研发? 肺炎球菌感染是一个日益严峻的公共健康问题,尤其对于65岁以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来说。但是目前针对这一群体的疫苗,主要是13价肺炎球菌结合型疫苗PCV13以及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V23,已经明显不够给力,主要体现在: PCV13血清型不能很好的覆盖致病的肺炎球菌血清型。 尽管PPV23对肺炎球菌菌血症和脑膜炎有免疫作用,但是这种保护作用有点儿「杀鸡用牛刀」的感觉,因为非菌血症性的肺炎在临床上才是更常见的。 如今PCV13婴儿接种率提高,这就会导致在他们鼻咽部定植的肺炎球菌的血清型发生替换「serotypereplacement」,加之儿童带菌者是链球菌肺炎的重要传染源,必然导致非疫苗血清型肺炎发病率的上升。 很显然,目前成年人接种肺炎疫苗存在一定的局限,我们需要新的疫苗产品,但是研发新疫苗存在以下几个躲不过的难题: 1、如果从增加血清型的角度来解决这一问题,那恐怕都无法通过非劣效性实验这一关,官方的审批就更不用说了。 2、那如果要研发针对特定血清型的疫苗,那具体针对哪一种血清型好呢?要知道不同血清型肺炎的发病率也是不断变化的,我们需要对选定的血清型进行定期的更新,而现在我们还没有特别大的保证能做出准确预测。 3、再者,就是审批程序了,毕竟得让人们相信即使排除掉了某些血清型,新疫苗反而更有用。在血清型的选择上,只要保证了足够的免疫原性,就不能被现有的血清型条条框框限制住手脚。 4、最后,就是生产环节的的问题,生产厂家鍖椾含涓尰鐧界櫆椋庣爺绌堕櫌鍝娌荤枟鐧界櫆椋庣殑鍖婚櫌濂?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yuantifeiyan.com/zytfyks/103.html
- 上一篇文章: 国珍产品调理肺炎方案
- 下一篇文章: 世界肺炎日专家提醒切莫把肺炎当感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