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纤维支气管镜怎么用何时
先看一个病例 患儿,男,14岁,以「咳嗽1月余,加重1周」入院。 患儿1月前曾因「肺炎」在外院住院治疗10天,好转后出院(具体不详)。出院后咳嗽仍有,阵发性连声咳,痰不多,体温正常。1周前症状加重,咳嗽,活动后气促,体温波动,最高温度38.5℃,家医院就诊。 辅助检查:住院后胸部侧位片(图1)及CT(图2),肝肾功能正常,支原体滴度1:;患儿时有气促,考虑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 图1侧位片 图2胸部CT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过程:常规术前评估,准备;术中,在异丙酚为主的静脉复合麻醉下,1%利多卡因鼻腔、咽喉表面麻醉,经鼻、会厌到达器官及各段、部分亚段开口,观察病变部位情况。予37℃生理盐水30mL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灌洗液收集并送检。肺不张处反复灌洗,夹取小块支气管粘膜组织送普通病理及电镜检查纤毛超微结构。术中常规吸氧,过程顺利(图3)。 图3术中 支气管镜报告如下图(图4): 图4支气管镜报告 肺泡灌洗液如下图(图5): 图5肺泡灌洗液 患儿术后恢复很快,5天出院。 病例讨论此病例是本人进修期间看到的一个病例,印象深刻。患儿支气管灌洗后气促很快缓解,体温迅速恢复正常,效果显著。 (1)肺炎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MP)性肺炎是儿童常见肺炎种类之一。多数病情较轻,少数较重,但近年来重症发病率开始升高。尤其学龄儿童容易合并胸腔积液、呼吸衰竭等严重病变,甚至出现坏死性肺炎、脓胸、脓气胸、噬血细胞综合征、Steven-John综合征等,危及生命,是临床诊治过程中棘手的问题。 出现重症病例的原因很多,与患儿机体免疫功能状态、支原体致病侵袭力、治疗方案等密切相关。MP为目前发现的最小的最简单的原核生物。结构比较简单,多数呈球形,没有细胞壁,只有三层结构的细胞膜,故具有较大的可变性。支原体的基因组多为双链DNA,散布于整个细胞内没有形成的核区或拟核。感染后在支气管粘膜附着并损伤上皮细胞及纤毛,受损的上皮细胞和纤毛无力推动异常分泌物,导致局部炎症趋于严重且容易合并其他感染[1]。 (2)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 随着纤支镜技术日益广泛应用于儿科,部分难治性肺炎治疗开始得到有效医治。研究显示,病程早期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对改善预后、缩短病程有重要作用。 已有研究结果表明[2],灌洗组患儿有效率显著高于未灌洗组,在缩短发热时间、促进肺部啰音吸收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另有文献[3]探讨了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儿童支原体大叶性肺炎的时机和疗效,结果治疗组的影像学吸收率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认为支气管镜术在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治疗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治疗时机越早越好。 当然,支气管镜同样有麻醉意外、换气不足、支气管或喉头痉挛、缺氧、发热、菌血症等不良事件。根据报告[4]支气管镜检本身引起的气胸机率约0.4%,而出血率约0.2%,死亡率约0.03%左右,但大体而言,支气管镜是一种尚属安全的检查,可以给临床医师很多诊断及治疗上的讯息。 我国依据自身情况并结合国外文献,支气管镜术在儿科临床应用的指征:①呼吸道阻塞的诊断和评估:吸气性喘鸣或呼吸异常声音,治疗反应不佳的持续或反复呼气性喘息;②胸部放射学异常:持续存在或复发性肺不张、肺炎、肺侵润影或肺部团块病变;③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和咯血;④ICU和新生儿患者的诊治。 医院有条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酌情开展。 文 首发于儿科时间 编辑 郁闷中落寞 投稿 liq dxy.cn题图shutterstock 参考文献 [1]刘新锋,赵志妙,刘建华等.支气管镜术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河北医药,,37(3):-. [2]梁慧,韩青,田曼等.纤维支气管镜术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中的应用[J].临床儿科杂志,,29(2):-. [3]崔爱华,任青,王薇等.电子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儿童支原体大叶性肺炎的时机和疗效研究[J].中华医学会会议论文,:1-2. [4]应柳,陈雅,王海英等.PDCA循环在预防儿童纤维支气管镜术不良事件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18):1-8. 醋加蒜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yuantifeiyan.com/zytfyks/1920.html
- 上一篇文章: 合肥医院好
- 下一篇文章: 支原体尿路感染为什么会造成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