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
春节即将到来,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却来势汹汹,已蔓延全国好几个省市。

据最新统计:全国十几个省市余例人确诊,1月20日,广东省确诊14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深圳9例,珠海3例、湛江、惠州各1例,均收治在当地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

各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随着检测工作展开,预计后续新增病例还可能继续增加,但总体仍可防可控。该病毒目前情况:

1.根据已知患者的临床表现,一般以轻症为主。

2.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力不强,但不排除有限人传人可能。

3.疫情整体可防、可控。

01什么是冠状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冠状病毒是一大类病毒,已知会引起疾病,患者表现从普通感冒到重症肺部感染不同,例如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冠状病毒(nCoV)是一种先前尚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如此次中国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nCov。02人感染冠状病毒后会有什么症状?感染症状取决于病毒种类以及患者自身身体状态,但常见的症状包括: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在更严重的情况下,感染会导致肺炎,严重的急性呼吸道综合症,肾衰竭甚至死亡。03怎么做才能保护自己和孩子?虽然目前的证据表明病毒的传播性有限,但春运、春节期间,大家免不了要去人群聚集的机场、车站、商场等公共人流众多的场所,保护好自己及孩子很有必要。(1)勤洗手手会接触各种各样的病原体,冠状病毒也不例外,洗手是明确的预防措施之一。孩子们洗手会不太认真,家长们要记得让孩子使用肥皂和流动的清水,搓手不少于20秒进行清洗。如果带孩子出门在外不方便找到清水和肥皂,那么可以使用含有70~80%酒精的免洗洗手液。以下情况,都建议大人和孩子洗手:●外出回家;●咳嗽或打喷嚏后;●触摸口、鼻、眼之前;●用餐前;●处理生鲜食材之前和之后;●上厕所后;●接触过动物、动物粪便之后。(2)合理佩戴口罩建议少去或尽量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场所,避免近距离接触任何有流感症状的患者。如果一定要去,合理佩戴口罩,降低感染风险。

佩戴口罩的注意事项

1、为更好地发挥口罩的防护作用,在佩戴口罩时尽量收紧口罩的松紧带,压紧鼻两侧的铝片,以减少四周的泄漏,且最好缓慢呼吸。2、佩戴的时间要适宜。医用无纺布口罩可以持续应用6-8h,遇以下情况应及时更换:呼吸困难、口罩有破损或毁坏;口罩与面部无法密合、口罩受污染(如染有血渍或飞沫等异物时)、曾使用于隔离病房或病患接触、有异味。3、佩戴后绝对不要用手去挤压口罩。各种口罩包括N95口罩,都只能把病毒隔离在口罩表层,如果用手挤压口罩,使得病毒随飞沫湿透口罩,还是有机会感染病毒。4、废弃的口罩不要随意丢弃,否则会造成二次污染。一般环境下用过的口罩要放入垃圾箱,污染环境用过的口罩要按危险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3)不要让孩子接触野生动物尽量避免孩子接触野生动物或其粪便,更不要让孩子吃野味,并确保食物煮熟透了再食用。(4)注意个人卫生在室内,务必确保空气保持流通状态。并告诉孩子打喷嚏或咳嗽时,不要直接用手捂住口鼻,正确做法是使用纸巾或弯曲手肘掩盖口鼻。用过的纸巾应丢弃在垃圾箱内,然后彻底清洗双手。(5)警惕异常症状,及时就诊如果孩子和大人出现以下症状,请及时就诊:●咳嗽,咳痰;●发热(体温38℃);●日常活动或休息时出现呼吸困难;●深呼吸时感到疼痛;●心跳加快;●感冒或流感好转后,突然病情恶化;●打寒战。04孩子得了肺炎,症状如何判断?防护手段当然无法做到万无一失。那,万一孩子得了肺炎呢?很多家长对肺炎的理解都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孩子得了肺炎一定会有咳嗽、气喘等症状,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1)不是所有的肺炎都咳嗽、都发烧初期的时候仅仅只是呕吐或者精神不佳,不会表现出咳嗽或者发烧等症状,医院就确诊为肺炎。所以,不一定所有的肺炎,都是咳嗽的;不一定所有的肺炎,都是发烧的。(2)不同年龄段的肺炎,症状表现并不同●3岁以内的孩子3岁以内的孩子出现肺炎主要是因为受到病毒、细菌感染,其中最多的是引发感冒的病毒或细菌,还有小部分孩子是受到肺炎链球菌感染。3岁以内的孩子他们会出现这样的症状:体温不升,但精神状态不佳;不吃奶甚至呕吐;呼吸急促、不规律,夜里有呼吸困难加重的趋势,造成睡眠不稳定。●3岁以上的孩子3岁以上的大孩子,除了常见的感冒病毒和细菌感染外,支原体感染也是非常常见的让孩子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与3岁以下的孩子相比,3岁以上的孩子全身症状会有所缓和,但也容易发现异常:精神状况不佳,不爱玩闹;食欲下降,吃得很少,甚至不吃东西;睡眠不稳定,尤其是夜里经常因为憋气或咳嗽而睡不好。以下是WHO推荐的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护小贴士,请大家仔细阅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相关热点问题

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武汉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感染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检出的病毒命名为-nCoV(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热点问题如下:

1.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有多种不同的种属,可分别感染人、动物和禽类等。在此之前,已知可感染人的冠状病毒有6种,感染后发病的严重程度从普通感冒到重症疾病不等。新型冠状病毒是指以前从未在人类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此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为首次发现人类感染,被WHO命名为-nCov。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哪些症状?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伴有干咳;部分患者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道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

3.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能治好吗?

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定的治疗方法。但许多症状是可以处理的,因此需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进行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4.哪些人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通过什么途径传播?有没有发现人传人的情况?

在确诊的病例中,大多数病例与华南海鲜批发市场暴露相关,少数病例否认有华南海鲜批发市场暴露史,个别病例曾接触过类似病例,目前已发现医务人员感染病例和社区传播。现有的调查结果表明:有持续人传人的风险。

5.什么是密切接触者?为什么要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14天?如果密切接触者在观察期间发病,如何进行排查和诊治?

目前,本次疫情所定义的密切接触者是指:与患者共同生活、同室工作学习、同室居住的人员,在诊治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照料人员,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实验室检测人员,同病房的其他患者或陪护人员,与患者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由疾病控制专业人员判定的其他接触情形。参考其他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潜伏期、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相关信息和当前防控实际,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14天,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医学观察。在观察期内,一旦发现密切接触者出现发热、咳嗽等异常临床表现,会及时将密切接触者送至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等。

6.公众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防可控。公众预防应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勤洗手、注意呼吸礼仪(打喷嚏要用纸巾或手肘捂住,及时洗手,有咳嗽或喷嚏要戴口罩);居室多通风换气并保持整洁卫生;尽可能避免与任何表现出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和空间密闭的场所,如必须去鼓励佩戴口罩;不要去野生动物市场,避免接触活禽野鸟;坚持安全的饮食习惯,尽量避免接触和食用野生动物,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煮透。

出现呼吸道感染或肺炎症状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如近期(2周内)到过武汉或接触过类似病例,应主动告知医生。

7.现在有没有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疫苗?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目前并无可用疫苗。开发一种新型疫苗可能需要若干年时间。

最后的话最后,我们要提醒各位家长:

在家里,发现孩子有喘憋、精神状态不佳、脸色不好等症状的时候,医院去。

最后,这些预防要点请记住:

少出门、勤洗手、戴口罩!

希望大家安全健康过春节。

来源:广东教育、佛山日报、世界卫生组织幼师口袋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祝各位老师、家长及我们的小朋友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春节假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yuantifeiyan.com/zzytfy/5691.html